-
《泉州晚报》城事版:如何发掘城市文化的商业价值
□陈琰,方贝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打造文化容器、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三位一体的城市“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就是城市发展的最初胚胎,这表明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精神性。”这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里的表述。他将城市比喻为文化的容器、传播者和流传者。一个城市的级别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文化贮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创造和发展”三项功能发挥的程度。
在我理解,城市文化的商业价值问题,就是要做好文化容器、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三项功能。
在“造”上做文章,打造城市文化的展示名片,作为一个文化容器,展现出来。
外滩作为上海名片,展现海派文化。Marina Bay作为新加坡名片,展现花园生态文化。而泉州的红砖古厝,也需要以名片的方式,表达特色,展现风格。
在“消费”上做文章,文化与消费商业跨界融合,将城市文化转为可消费化。
成都茶馆品味川剧。北京南锣鼓巷酒吧体验传统胡同味道。文化消费最佳的途径,就是跨界融合,当南音可以自然融合到生活消费的肌理之中,泉州的千年文明,才可更具生命力地传承传颂。
在“产业”上做文章,支持文化产品的商品品牌化,将文化发展做到产业化,支持城市经济。
台湾富有文化感包装的“凤梨酥”成为必买的伴手礼,韩国通过影视产业,将泡菜卖到了全球。文化经济的潜力无法估量,承载千年文明的东亚文化之都,也应该思考,如何以文化之力,实现其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泉州需要文化名片,需要文化消费与体验,更需要文化产业链的长足发展。
贮存、交流、创造,让泉州文化以生命的姿态,发展、传承。
□江盛松,兆基光明城执行董事
加大泉州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力度泉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诸多宗教遗迹构成泉州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宗教门类齐全,历史悠久,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民俗活动十分盛行。
众所周知,宗教文化不仅对广大信众有影响,对其他民众,对政治、经济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吸引游客,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撒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等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泉州宗教文化内涵丰富多彩,但是却大多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或开发的深度、广度不够,多以自然形态存在。中外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宗教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宗教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资源。泉州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其宗教种类齐全是国内罕见的,如定期举办泉州宗教史迹考察活动、中国泉州南少林国际武术节、东岳庙会、关帝文化节等,不仅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研究,而且可以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游客,真正意义上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南宋朱熹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如何尽快加大泉州宗教文化旅游的推广力度,让泉州成为多宗教信众的第一朝圣地,将极大推动泉州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郭武广,纽斯凯威(加拿大)国际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区执行董事
光明之城的灵与肉一座城池的变迁,从来不是脱胎换骨,每一次的更替,必是补旧与创新并进。正是这种世代传承,才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
是的,文化浸润在时间里,慢慢形成了城市的灵魂,泉州的文化正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历久弥新的。早在南宋时期,意大利商人雅各初抵泉州,被夜晚灯火通明的繁华盛景所震撼,一字一句记录下古泉州的风土人情,集结成册命其名为《光明之城》。如今,这座古老的光明之城里,大厝、古庙、街巷依旧,与南音、南戏、闽语、茶艺融为一体,镌刻在城市的记忆里,流淌在泉州人的血脉里。
我们说城市文化的商业价值,并非是构建在精神层面的空中楼阁,而是通过城市文化自身的品牌效应、地缘优势、旅游资源、人气指数等实现向商业价值的转化,仿佛古老的灵魂生长出新鲜的血肉,让整个城市的轮廓更加丰满生动。在泉州,这一转化能让闽南文化重获新生,让泉州这座城市的调性更深入人心。在文化与商业价值的叠加中,不仅使商家汇聚人气,持续盈利,消费者在重温城市记忆的过程中,同样也体验了闽南文化的美妙。
就拿我们策划的兆基·光明城项目来说,清源山下的地理位置,使其能与南少林寺、千年古榕、百年牌坊比邻而处,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交融自不必说。其依托泉州市井的民俗文化、东西荟萃的海丝文化、商贾圈层的精英文化、闽南特色的曲艺文化等,构建的集旅游、观光、美食、交际、休闲于一体的慢生活文化产业集群,将打造“南中国首席都市文旅商业综合体”,再现光明之城的繁华景象。
可以说,商业地产有钱就能造,而对城市文化的挖掘与梳理、修复与重建,才是真正能让光明之城灵与肉、形与神兼备的唯一方式。
来源:泉州晚报
日期:2014年6月6日
链接: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4-06/06/node_2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