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业博物馆与N1955文化创意园揭开面纱
-
历经一年多时间保护性修复,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实现了“完美转身”,这座城市记忆中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而就在街区内的大公桥畔,作为街区重要节点的中国丝业博物馆和N1955文化创意园也撩开了神秘面纱。
丝业馆旧梦重圆
记者3月25日来到依托无锡重要工业遗产——永泰丝厂旧址改建而成的中国丝业博物馆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在“时光隧道”中,品读无锡乃至中国丝业的“前世今生”。
根据讲解员的介绍,永泰丝厂1896年由薛南溟、周舜卿合资创办,1926年整厂迁回无锡南门外大公桥堍,“金双鹿父”牌商标,则是该厂创始人、中国“丝业大王”薛福成、薛南溟父子使用在生丝产品上的一个知名商标。
岁月变迁,但是永泰丝厂的旧址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博物馆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充分利用了老厂房,从建筑形态上来看,博物馆主楼是一幢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原永泰丝厂的两层楼厂房,青砖贴面,二层楼天窗部分保留了原来的青砖墙面,门窗采用拱形设计,带有西式风格。在主楼与红楼之间还新建了一道两层青砖建筑的连廊,通过对建筑形态的原样保留,将永泰丝厂的历史感充分凸显。
博物馆由ABCDE五幢建筑构成,分设丝绸王国、百年辉煌、丝织茧摩、印染服饰、表演展区等五个展区。记者看到,有许多参观者的目光停留在了的几台老机器上面。这些“镇馆之宝”是无锡现存的唯——套完整反映缫丝流程的机械设备,包括了选茧机、煮茧机、缫丝机和复摇机等。这套设备是上世纪60年代由无锡第二纺织机械厂生产的,上世纪90年代末由无锡从苏北买回,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修复的过程中被征集到丝业博物馆。
创意园展现沧桑
3月25日,N1955文化创意园一期举行开园。NI955文化创意园,坐落在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的“黄金节点”——南下塘。原址为1955年始建的原无锡压缩机厂,一期项目由11幢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引进艺术工坊、品牌设计、文化传媒、时尚展示等创意产业和休闲娱乐等商业配套。
据介绍,N1955文化创意园一期开园后,后期建设还将逐步跟上,创意园整体占地约6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使其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自2008年10月起,扬名街道依托南长科技创新及服务外包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投资1.2亿元对其实施全方位改造,聘请纽斯凯威(加拿大)国际顾问有限公司设计,遵循“传承与发扬”的理念,按照“修旧如新”的原则,借助运河风情走廊及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注重文化创意和时尚休闲的和谐统一。通过前期招商,目前已有23家企业即将入驻。(吴旻昊)
原文链接:http://www.thmz.com/col25/col51/2009/03/2009-03-26516393.html
来源:无锡商报
日期:2009年3月26日
